(1)手工加油法:固体或膏状润滑剂可以用毛笔、刷子将润滑剂或涂或滴落到刀具或工件上(主要是攻螺纹、板牙套螺纹时)。较近还研制出手提式供液器,通过加热将润滑剂雾化,喷到刀具和工件上。
(2)溢流法:较常见的使用切削液的方法是溢流法。用低压泵把切削液打入管道中,经过阀门从喷嘴流出,喷嘴安装在接近切削区域。切削液流过切削区后再流到机床的不同部位上,然后汇集到集油盘内,再从集油盘流回切削液箱中,循环使用。
(3)高压法:对于某些加工,如深孔钻和套孔钻削,常用高压(压力为0.69~13.79MPa)切削液系统供油。深孔钻用的是单刃钻头,与镗孔相似,只是钻头内部有切削液的通路。
(4)喷雾法:切削液可以用气载油雾的形式喷到刀具与工件上。切削液经一个小的喷嘴,使用压力为0.069~0.552Mpa的压缩空气将切削液分散成很小的液滴喷入切削区。用喷雾法有如下优点:
★刀具寿命比干切削长。
★在没有或不宜使用溢流系统时,可用它来提供冷却作用。
★切削液可以到达其他方法无法接近的地方。
★在工件与刀具之间,切削液的流速高于溢流法,冷却效率按同体积的切削液计算,比溢流法高出倍。
★在某些条件下可以降低成本
相关建材词条解释:
切削液
众所周知,切削液是金属切削加工的重要配套材料。人类使用切削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磨制石器、铜器和铁器时,就知道浇水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在古罗马时代,车削活塞泵的铸件时就使用橄榄油,16世纪使用牛脂和水溶剂来抛光金属盔甲。从1775年英国的约翰?威尔金森(J.wilkinson)为了加工瓦特蒸汽机的汽缸而研制成功镗床开始,伴随出现了水和油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应用。到1860年经历了漫长发展后,车、铣、刨、磨、齿轮加工和螺纹加工等各种机床相继出现,也标志着切削液开始较大规模的应用。19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已首先进行了切削液的评价工作。 F?W?Taylor发现并阐明了使用泵供给碳酸钠水溶液可使切削速度提高对30%~ 40%的现象和机理。针对当时使用的刀具材料是碳素工具钢,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冷却,故提出“冷却剂”一词。从那时起,人们把切削液称为冷却润滑液。
溢流
英文名称:spillover固体表面吸附物(离子或自由基)迁移到次级活性中心的现象称为 溢流。多相催化反应一般是局限在固体表面的活性中心极邻近的区域里进行。但20世纪50年代研究H2在Pt/Al2O3上离解吸附发现,氢原子可以迅速在金属表面或担体上移动,与离吸附中心很远的别的活性中心上的表面反应相关联。例如SiO2担载的Pt催化剂涂上WO3粉末放入H2中,黄色的WO3瞬间被还原为蓝色的HxWO3。O2,CO,NO和某些烃分子吸附时都可能发生溢流。水满往外流谓之溢流。当钻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地层流体将流入井内,这种流动称为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