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召开的“江西
塑料管道创建品牌例会”上,江西汇丰管业董事长晏总明确指出,争创品牌是塑料管道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塑料管道被誉为“城市的血管”,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近年来,建筑业、市政工程、农业、通讯、电力、燃气等行业迅速发展,市场的需求带动了塑料管道行业的高速增长,也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2015年全国塑料管道产量达到300万吨以上,行业加工能力超过了600万吨,加工企业达到一万家以上。
晏总认为,随着塑料管道生产企业的进一步增多,供应能力的进一步扩大,市场上竞争也日渐激烈。要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加强品牌建设。目前,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不断扩大在中国的塑料管道市场,塑料制品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局面已经形成,进出口单价的差距也非常大,如我国塑料
管材2014年出口16万吨,创汇2.0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6.5%和45.7%,占塑料制品出口的44.2%。但进口的3200吨,合2.4亿美元。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急需做大做强,缩短与国际知名品牌的距离。当然,高质量的产品是品牌建设较基本的前提条件,品牌不仅需要宣传,更重要的是市场的认可,所以要想做好品牌建设,一定要严把产品质量关。
晏总说,进入WTO以后,塑料管道行业面临的是一个空前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一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将有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所以推进中国品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目前行业内企业已达到几千家,其中万吨级的生产企业超过100家,5万吨级以上的生产企业已达到30万家。塑料管道前10名企业的生产能力超过200万吨,占行业塑料管道总能力的45%以上,集中度较高。同时,知名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正在逐步扩大。
相关
建材词条解释:
企业
现代汉语中“企业”一词源自日语。与其它一些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基本词汇一样,它是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大规模引进西方文化与制度的过程中翻译而来的汉字词汇,而戊戌变法之后,这些汉字词汇由日语被大量引进现代汉语。(与企业一词在用法上相关与相似的,还有“业务”一词。)在中国大陆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是与“事业单位”平行使用的常用词语,《辞海》1979年版中,“企业”的解释为:“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事业单位”的解释为:“受国家机关领导,不实行经济核算的单位”。在20世纪后期,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领域新概念大量涌入的背景下,“企业”一词的含义有所变化。一方面,大量非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在一些新概念中,其含义不限于商业或盈利性组织,这种用法目前主要来自对英文“enterprise”一词的翻译。因此,目前在公共媒体中出现的“企业”一词有两种不同的用法:较常见的用法企业指各种独立的、营利性的组织(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另一种用法与组织接近,可以用来泛指公司、学校、社会团体乃至政府机构等。后一种用法主要出现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些专有名词中,例如企业应用(enterprise applications)、企业计算(enterprise computing)、企业集成(enterprise integration)、企业工程(enterprise engineering)、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企业建模(enterprise modeling)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