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是建筑物较外层起围护和承重作用的结构。随着框架结构的普遍应用,其围护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在外墙表面涂刷彩色建筑涂料、粘贴饰面瓷砖或铺挂石材面层等方法,可使建筑物具有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环保要求,外墙墙体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物外墙也由过去单一形式的实心黏土砖墙发展为当今普遍应用的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空心黏土砖或空心水泥砖墙以及玻璃幕墙等多种形式。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空间利用率的提高,使得大量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天气变化和热胀冷缩的影响以及其他人为或客观的原因,许多建筑物墙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裂缝。雨水便沿着这些裂缝渗入墙体,到了冬季水分会在缝中结冰膨胀,使裂缝加宽、变长、扩展,渗漏加剧,造成室内装饰失效、室内物品损坏,不仅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和正常使用,而且在裂缝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时,酸性气体会不同程度地腐蚀墙体内的钢筋,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后果可谓严重。近几年来,我国建筑物外墙渗漏水问题呈上升趋势,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外墙渗漏水治理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外墙渗漏根据其渗漏程度可划分为两类:
1、慢渗:指建筑物内墙或窗框周围长期存在片状或带状的潮湿水迹。慢渗往往导致潮湿部位涂层或墙纸发霉、起皮、鼓包、粉化等损坏。
2、快渗:指当雨水冲刷到外墙面上建筑物内墙即出现渗漏水迹,可同时伴有水滴或水流,水量大小与雨量,风压往往成正比,当雨水停止冲刷时水流即逐渐中止,渗漏程度迅速减轻,水迹逐渐干燥,快渗造成墙皮、墙纸、涂层大量起鼓脱落等不良后果。
相关建材词条解释:
建筑物
建筑物是人造的、相对于地面固定的、有一定存在时间的、且是人们要么为了其形象、要么为了其空间使用的物体。也叫“建筑”。《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中建筑物的定义:用建筑材料构筑的空间和实体,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它往往都具备人能居住和活动的稳定空间,是人造自然的主体。一般情况下,建筑的建造目的既侧重于得到人可以活动的空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现代主义建筑非常强调这点)或/和建筑物之间围合而成的空间(比如城市中的市民广场);也侧重于获得建筑形象——建筑物的外部形象(如纪念碑)或建筑物的内部形象(如教堂)。
外墙
(理解围护结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中的术语说明: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应全封至顶))建筑的表皮是指外墙的饰面,是外墙的一个部分,比如外墙砖等,是父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