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雕乱象
“多”和“滥”带来的,是不可避免的“建了又拆,拆了再建”。
城市雕塑,在国外更多地被称为公共艺术。其在我国的兴起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2年“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的成立和1984年举办的“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为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全国城雕委办公室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白一看来,城市雕塑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基本健康。当时参与这项事业的,主要是一批刚刚从“文革”的压抑中解放出来的老艺术家,以及一些美术院校的专业师生。“全国也就那么几百号人”,每年的作品数量大约在两千件左右。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在今天已经成为精品和标志的雕塑,比如深圳的“孺子牛”和兰州的“黄河母亲”。
1990年之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城雕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各地对于城市雕塑的热情空前高涨,雕塑市场的火热带动了大批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雕塑公司、“雕塑之乡”纷纷涌现。尤其近年来,成片开发雕塑主题公园,集中建造长廊、风景线、海岸线、广场、大道等等,已成为各城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与之相伴的,则是大量“雕塑垃圾”的出现。“大到北京、上海,小到县城乡镇,到处都在做城雕,仿佛一夜之间要把所有空间都填满,但精品少、败笔多,九成以上的城市雕塑不仅没有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反而成为无法抹去的新的视觉垃圾。”一位不愿具名的著名雕刻家如此评论。
据估计,目前全国每年新增城市雕塑远在万件以上。不过,由于缺少有效的统计和管理,没有人能说出这个准确的数字是多少。伴随“多”和“滥”的,是不可避免的“建了又拆,拆了再建”。前几年,北京昌平“雕塑一条街”充斥的垃圾雕塑至今令许多业内专家耿耿于怀,这些雕塑现在已经被全部拆除。
上一篇:雕塑与建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