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中关村上市公司竞争力报告(2022)》 企业展现强劲发展韧性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
|
- 发布日期:2022-12-14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商机信息区域:全国
- 浏览次数:93
|
详细说明
2022年12月13日,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召开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2022年会员大会。会上,发布了年度《中关村上市公司竞争力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2021年,在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内疫情反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等多重因素冲击下,中关村上市公司顶住了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压力,稳步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展现出极强的发展韧性和蓬勃生机。报告显示,2021年,中关村上市公司数量达456家,同比增长12.04%;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为58家。总市值11.17万亿元;千亿市值企业达到26家,较2020年增长10家,中关村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深受资本市场认可。与此同时,北交所开市,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路径进一步拓宽。2021年北京市11家北交所企业总市值达到302.09亿元,同比增长了54.44%。数据显示,2021年,中关村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达到92267.93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净利润为4010.61亿元,同比增长35%;超过75%的企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超六成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超过五成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在研发方面,投入产出凸显,创新能力领跑全国。2021年,中关村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大幅增长,达到3537.50亿元,同比上涨52.98%;平均研发强度为3.94%。其中,以百济神州为首的8家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和研发产出三项指标均进入中关村研发百强,成为中关村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从研发产出来看,中关村境内上市公司在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及PCT专利申请量方面均实现增长。同时报告也显示出虽然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长,但民营企业依然面临发债困境。2021年中关村共有66家境内外企业进行上市融资,融资规模为2059.18亿元,同比增长24.48%;40家企业在境内A股进行42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共725.75亿元,同比增长108.33%。而从发债情况来看则不容乐观,2021年共有8家企业发行共45支公司债,发债主体全部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发债愈发艰难。此外,为进一步助力企业形成系统ESG评价,协会特联合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专题研究了ESG披露及管理实践分析,针对中关村信息技术、工业、医疗保健、可选消费等支柱行业提供了系统的ESG实践指引。同天,还发布了年度《中关村新三板企业成长力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随着新三板改革及北交所开市,大幅提升了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及知名度。通过对符合北交所财务条件的新三板企业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挖掘出更多优质的新三板企业,打造北交所“后备军”。报告显示,随着新三板改革逐渐深化,中关村新三板企业股票流动性大幅增长。2021年度,中关村新三板企业的成交量同比增长53.65%至52.24亿股,成交额增长22.33%至220.19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了207.29%和4.24倍。头部企业股票交易规模大幅上涨,年成交量不低于1000万股的企业数量及股票成交总额分别为64家、189.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13%、15.50%。另一方面,持续经营企业顶住了宏观经济形势压力,超六成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净利润增长三倍。截至2021年12月31日,775家中关村新三板企业总营业收入为1761.72亿元,净利润总额为65.78亿元,平均净利润1045.03万元,同比增长15.80%。其中481家中关村新三板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234家企业营收增幅超过30%,145家企业增幅超过50%。59.85%的中关村新三板企业2019~2020年连续两年实现盈利。此外,共有628家中关村新三板企业披露研发费用,总额为71.03亿元,平均研发费用首次突破1100万元,平均研发强度为4.60%,高于全国新三板企业4.04%的平均值。此外,中关村新三板企业2021年专利授权量同比上涨10.30%,发明专利授权量在2021年明显回升,占比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首批71支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和10支新股正式登陆北交所,中关村占据11家,排名第一。此外,在2022年5月25日,北交所企业观典防务成功转板至上交所科创板,成为北交所转板第一股。(燕云)
该企业最新商机信息